回顧2019年我國對嬰配粉、大包粉的進口,分別達到34.55萬噸、101.48萬噸,增減幅度同比分別增長6.5%和26.6%。但是剛剛過去的2020年,情況發(fā)生了轉變,嬰配粉、大包粉出現(xiàn)進口量滑落的現(xiàn)象。情況究竟如何?為何出現(xiàn)轉折?這是特殊情況還是未來趨勢?今天我們一起探討。
2015年以來嬰配粉、大包粉進口總量雙降?
我們先來看2015年-2020年11月,整體嬰配粉、大包粉進口總量變化情況。
自2015年來不論是嬰配粉還是大包粉的進口總量都在逐步上漲,2020也會嗎?
橫向來看2020年1月到11月大包粉及嬰配粉的具體進口情況,我們可以看到下圖,2020年1月到11月大包粉與嬰配粉的總體進口量出現(xiàn)了下滑,嬰配粉降低4.3%,大包粉進口量降低2.1%,均為2015年以來總體進口量次下降。
嬰配粉方面,1-2月、6月、8月、11月較2019年出現(xiàn)負增長,其中8月、11月降幅較大,分別為-13.1%、-15.7%,而大增幅7月,達到8.2%。
大包粉方面,1-2月、6月、7月、8月、11月較2019年均出現(xiàn)負增長,其中1-2月、8月、11月降幅同比達到10%以上,8月降幅大達到-15.3%,3、4、9、10月進口量同比增長較大,10月增幅大達到了24.1%。
其次我們來觀察2020年截至11月,進口大包粉、嬰配粉的平均金額情況。截至11月,進口大包粉整體平均金額增長10.1%,進口嬰配粉整體平均金額減少0.1%。
嬰配粉方面,平均金額較2019年同期變化較大的出現(xiàn)在3月以及11月,3月下降10.8%,11月增長9.2%;大包粉方面,上半年各月同比增長較大,3、4、5月分別達到17.5%、20%、12%,全年僅有8月同比微降0.5%。
相較于2019全年大包粉進口101.48萬噸,同比2018年增長26.6%;嬰配粉進口34.55萬噸,同比增長6.5%。如果2020年嬰配粉、大包粉進口量要與2019年持平,那么12月嬰配粉進口量需達到3.91萬噸,較2019年增長35.81%;而大包粉進口量需達到11.31萬噸,較2019年12月增長20.45%,都需要有較高增長才可實現(xiàn),嬰配粉方面很難達到。
2020運輸受阻、信心不穩(wěn),疫情影響深廣
那么為何截至2020年11月嬰配粉、大包粉進口量出現(xiàn)萎縮呢?相信大家心里也有答案,新冠疫情作為主要原因,深廣地影響了2020年中國再到全球的乳業(yè)市場環(huán)境。
先以大包粉為例,近兩年1月進口量都是全年高,結合1、2月一起也保持較高增速,但是因為疫情,1—2月整體同比增速由2019年的26.27%變?yōu)?020年的-10.1%,而各項流通阻斷措施1月底才啟用,主要影響應該在于2月的進口。
另外,3、4月份大包粉的平均金額分別同比增長17.5%、20%,這一方面是受到2019年以來大包粉價格上浮影響,另一方面結合環(huán)比來看,3月較1-2月上浮5.25%,也有受疫情不確定性影響帶來的上升。
而嬰配粉方面的下降,主要受到三方面影響:
,運輸流通上,在疫情初期受到了較大影響,有業(yè)內人士表示:“疫情影響大的是物流運輸,不是生產(chǎn),而進出口上我們也沒有看到相關限制,更多是在物流流通方面影響較大。”上半年我們也能看到相關乳企在保證物流、不斷供上,著重做的努力,而個人海外代購受能力限制在此次疫情中受到了更大沖擊。
第二,在于消費者對進口奶粉產(chǎn)生的顧慮上,一方面在于安全性的考量,另一方面在于供應上的擔憂,筆者市場走訪時也發(fā)現(xiàn)部分上架進口品牌日期較陳,部分店員反應上半年消費者轉奶國產(chǎn)奶粉情況較多。
第三,在于2020年來我們常提及的“國粉崛起”,國粉自身品質、品牌得到了更多消費者認可而取得的增長。2020年進博會期間,上海海關進出口食品安全處副處長王震宇表示:“進口的幼兒配方奶粉有所減少,跟一二線城市的出生率有所下降和二三線城市國產(chǎn)奶粉的崛起有關。新生兒減少,導致總需求的下降;同時,國產(chǎn)品牌在產(chǎn)品質量提升上、品牌塑造上持續(xù)投入,擠占了進口幼兒奶粉的份額。”
2021且行且看,且看且變
那么對于剛剛到來的2021年,大包粉和嬰配粉的進口量會怎樣變化呢?
筆者認為先還是得從疫情進行考慮,如果全球疫情隨著各國管控得力和疫苗接種普及得到控制,那么乳業(yè)生產(chǎn)、運輸?shù)雀鱾€環(huán)節(jié)會得到解放,不管是大包粉還是嬰配粉進口量都會回到增長的主線上來,特別是大包粉,目前國內需求量仍然較大,今年可能出現(xiàn)的較低增長乃至減少會回歸常態(tài)增幅,疫情的結束也有助于降低大包粉進口價格的不穩(wěn)定性。
而嬰配粉進口量同樣有較大概率回到正成長,消費者憂慮消失,一二線市場對于進口奶粉仍會保持較高的青睞,另外獨立乳業(yè)分析師宋亮也補充道:“隨著疫情的結束,跨境購將會復蘇。”但如果疫情沒有結束,宋亮表示:“那2021年整個嬰配粉的進口量可能還會繼續(xù)萎縮。”
對于我國企業(yè)來說,不管是進口還是國產(chǎn)奶粉企業(yè),確實也需要更加專注于供應鏈的建設。從乳制品多品類延伸趨勢來看,奶源、原料等乳業(yè)上游的建設仍十分重要,國內原料需求仍未看到下降的趨勢,特別對于而過去一年我們也能見到各大乳企對于原料、上游牧場的爭奪、投入。
疫情之中品牌集中化加劇,那么明年,大家是抱團取暖,是策劃進行上市,還是專注于差異化的打造,各方應該有更多的思考,并加快自己的動作了。疫情如同催化劑,對國家、對行業(yè)、對乳企、對渠道、對個人,皆是如此,希望新的一年帶來新的氣象,大家能夠迎接變化、戰(zhàn)勝挑戰(zhàn)。
在線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