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期間傳遞者的真情:哪怕只是送一罐奶粉,也必須使命必達!
在抗戰(zhàn)新冠肺炎過程中,有個名叫汪勇的快遞小哥成了一個組局人。
截至目前,他組建的臨時隊伍,一共對接了1000名醫(yī)護人員,接下來還要對接3000名馳援武漢的醫(yī)療隊。
汪勇:我送的不是快遞,是救命的人啊
事情要從大年三十說起,汪勇在晚上哄好孩子,翻看朋友圈,看到有來自武漢金銀潭醫(yī)院一名護士求助,對方寫道:“求助,我們這里限行了,沒有公交車和地鐵,回不了家,走回去要四個小時。”需求是6點鐘發(fā)布的,一直沒人接單。
汪勇接了這個單,護士看到他愣了一下:“我沒想到有人會接這個單。”接著,她上車,一路上一言不發(fā),默默抽泣,一直哭到下車。
天汪勇接送了接近三十個醫(yī)護人員往返金銀潭醫(yī)院,一天下來,腿抖個不停。
但是后來他想通了:“一天接送一個醫(yī)護人員可以節(jié)省4個小時,接送100個就是400小時,400個小時,醫(yī)護人員能救多少人,怎么算我都是賺的。”
汪勇接送的醫(yī)護人員越來越多,于是,他開始在朋友圈招募志愿者,尋求各方資源。
從一個人接送到組建將近二三十人的接送團隊,到聯(lián)系摩拜和青桔單車投放。他甚至聯(lián)系到滴滴——為配合到三環(huán)以外金銀潭醫(yī)院醫(yī)護人員的出行需求,滴滴把接單公里數從3.5公里以內直接更改為15公里以內。
除了接送,因為平日里和醫(yī)護人員接觸得多,他們的現狀汪勇了解,生活上的支援也是必不可少。比如,眼鏡片壞了,手機屏碎了,需要買拖鞋、指甲剪、充電器甚至秋衣秋褲,在群里通過接龍喊一聲,很快就有專人采購,幫他們搞定。
一位護士發(fā)朋友圈說很想吃大米飯,這種普通的主食卻也成了期望,令汪勇頓覺心酸,下決心第二天要讓他們吃上大米飯。很快就有餐館、酒樓老板開始提供固定午餐援助。
汪勇說,作為一名普通的快遞員,我沒有任何資源,但一呼百應……
有人說,這是特殊時期平凡的力量。
其實,他身上動人的力量,正是他的勇氣、擔當和“使命必達”的信念。
我們需要逆行者,也需要穿行者,“急人所急”,在特殊時期哪怕是為寶寶配送口糧也值得讓人尊敬!
在這個特殊的時期,很多寶媽們沒有想到年前要多備下寶寶的口糧,不能出門,不敢出門,各大商場無人開門的現狀,讓寶媽們無所適從。
添加8億活性益生菌與雙重益生元的愛可丁,責任使然,使命必達,為保障寶寶的口糧,各個條線的“愛可丁人”突破各種困難,解媽媽們的燃眉之急。
7小時不停歇送奶粉
在河南,有一家母嬰店叫上蔡點點孕嬰,老板張建軍得知眾多寶媽的愛可丁奶粉告急,他就立馬開啟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模式,親自開車送貨。
張建軍連續(xù)7個小時沒有停歇,直到晚上7點鐘送完后一單,才按摩著早已疼痛的腰回家休息。
跨越了8公里的兩輪電動摩托車
江西高安奶粉超市的甘店長有一輛跟著他多年的兩輪電動摩托車,經常騎著上下班。
這天,顧客黃女士家中兩個寶寶的愛可丁奶粉都已經見底,心急如焚聯(lián)系到甘老板。
甘店長為保障寶寶的口糧,堅持親自送貨,全副武裝,騎著電動車,穿行8公里給顧客送奶粉,還為奶粉外箱進行消毒處理,讓顧客深受感動。
用心守護小女孩的身體健康
去年7月, 江西高安小腳丫母嬰店店長張艷平認識了寶媽王霞,她的寶寶經常挑食,腸胃不消化,當時讓寶寶試喝了愛可丁,便成為了忠實粉絲。
由于疫情的發(fā)展,寶媽王霞無法出門為寶寶購買奶粉,快遞也無法進小區(qū)。
得知此事的張艷平,全身武裝,還攜帶了消毒液上門為顧客送奶粉,全力保障寶寶口糧。
5天時間跨越多地為10余家門店送貨269件
在山東梁山縣,愛可丁的業(yè)務員閆英,在2月6日至2月10日期間,收到諸多客戶奶粉告急的消息,她也急寶媽所急,便克服重重難關,為徐集愛客多、愛尚寶貝等10余家門店合計送貨269件,只為保障寶寶口糧使命必達。
愛可丁成立15周年以來,堅持初心、秉持匠心、力持臻心,持之以恒抓品質,保障品質呵護寶寶,在此次疫情面前,有許許多多的愛可丁工作人員堅守在崗位,為寶寶的安全口糧保駕護航,只要我們萬眾一心,這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爭,一定會取得后的勝利。
在線咨詢